数控机床零件编程实例
一、数控车床编程实例
简单轴类零件编程
假设要加工一个直径为
Φ
30
�
�
Φ30mm,长度为
50
�
�
50mm的轴类零件,毛坯为直径
Φ
35
�
�
Φ35mm的棒料。加工工序为:先进行粗车,留
0.5
�
�
0.5mm的精加工余量,然后进行精车。
首先确定编程坐标系,将编程原点设置在零件的右端面中心。选择刀具,粗车刀为T01,精车刀为T02。
以下是使用FANUC数控系统的编程示例:
粗车程序(O1001):
N10 G50 X100 Z100;(设定坐标系,定义换刀点位置)
N20 M03 S500;(主轴正转,转速为500r/min)
N30 T0101;(选择粗车刀,并调用刀具补偿)
N40 G00 X36 Z2;(快速定位到粗车起始点)
N50 G99 G01 Z - 50 F0.2;(以
0.2
�
�
/
�
0.2mm/r的进给速度粗车外圆)
N60 X40;(退刀)
N70 G00 Z2;(快速返回起始高度)
N80 X32;(定位到下一次粗车的起始直径)
N90 G01 Z - 50;
N100 X36;
N110 G00 Z2;
N120 X28;
N130 G01 Z - 50;
N140 X32;
N150 G00 Z2;
N160 M05;(主轴停止)
N170 T0100;(取消刀具补偿)
实战教学
系统课程,全真模拟
精选小班
小班授课,精选师资
定制课程
顶尖师资,定制课程
全程管理
专属班主任全程管理, 细致服务
内部教材
精编教材,个性化教学
全程跟踪
贴心服务,全程陪伴
弹刀
弹刀的原因可能是刀径小且刀杆过长,或者受力过大(即吃刀量过大)。解决方法是减少吃刀量,当加工深度大于120mm时,要分开两次装刀,先装上短的刀杆加工到100mm的深度,然后再装上加长刀杆加工100mm以下的部分,并设置小的吃刀量。
过切
过切的原因可能是机床精度不高、撞刀、弹刀、编程时选择小的刀具但实际加工时误用大的刀具等。解决方法是提高机床精度,避免撞刀和弹刀情况发生,确保编程和实际使用刀具一致,提高操机师傅对刀的准确性。
漏加工
漏加工的原因可能是平面中的转角处是最容易漏加工的,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一般会使用较大的平底刀或圆鼻刀进行光平面,当转角半径小于刀具半径时,则转角处就会留下余量。解决方法是使用球刀在转角处补加刀路,编程者必须小心谨慎,避免漏加工情况。
多余的加工
多余加工的原因是对刀具加工不到的地方或电火花加工的部位进行加工,多发生在精加工或半精加工。解决方法是通过选择加工面的方式确定加工的范围,不加工的面不要选择1。
空刀过多
空刀过多的原因可能是模型本身复杂、加工参数设置不当、切削模式选择不当和没有设置合理的进刀点等。解决方法是在编程前应详细分析加工模型,确定多个加工区域,把刀路细化,通过选择加工面或修剪边界的方式把大的加工区域分成若干个小的加工区域。
提刀过多和刀路凌乱
提刀过多和刀路凌乱的原因可能是模型本身复杂、加工参数设置不当、切削模式选择不当和没有设置合理的进刀点等。解决方法是针对二次开粗,选择“使用基于层的”方式;选择“跟随部件”切削模式;设置合理的进刀点等。
数控加工中的曲面精度问题
曲面精度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切削参数不合理以及工件曲面表面粗糙、数控刀具刃口不锋利、数控刀具装夹太长、排屑吹气以及冲油不好、数控编程走刀方式、工件有毛刺等。解决方法是数控加工中切削参数,公差以及余量,转速进给设置要合理,操作员要不定期检查数控刀具,还要不定期更换,数控加工中装夹刀具的时候要求操作员尽量夹短,刀刃避空不能太长,数控加工中对于平刀,R刀以及圆鼻刀的下切,转速进给设置要合理,数控加工中工件有毛刺,和数控机床、数控刀具以及走刀方式有关系,因此要了解数控加长性能,有毛刺的边要补刀。
1.师资力量雄厚,各老师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富有责任心,老师全程跟踪解决学员后顾之忧。
2. 优质的教学质量,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3.舒适的学习环境,校区环境整洁舒适、休闲安静、舒适自然、轻松宜人。
4.良好的交通条件,校区周边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公交可直达校区。
预约试听体验课程:
学员如需参加体验课程,需提前一周和顾问预约体验课程,提供给顾问参加学员姓名+电话+课程+所在地区,顾问会及时登记预约就近校区体验课程,预约后顾问会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学员。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如需帮助或了解优惠活动,请在线联系顾问,顾问会及时安排课程老师电话和您沟通介绍!